《奥本海默》电影百度云【高清中字】免费下载
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gsbgvbghfhgt6vbp8hgw
迅雷网盘链接:https://pan.xunlei.com/59864p8hgw
本文目录
一、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主要讲了什么
1、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是全文的引子;
2、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3、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对比奥本海默突出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
4、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是第二部分的扩展;
5、第五部分重点写出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6、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总体评价邓稼先。
二、奥本海默开头讲了什么
在《奥本海默》一书的开头,作者可能提到了该书的主题或背景,介绍了主要人物的情况、故事的背景以及可能的冲突或问题。具体内容可能因书籍版本和章节不同而有所差异。
三、罗伯特·奥木海默介绍
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usRobert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享年62岁),著名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1929-1947年)。
四、《爱开玩笑的物理学家》讲了哪些费曼的趣事
1、费曼(1918-1988)于1965年与朝永振一郎,施温格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他们获奖的理由是对量子电动力学的基础工作做出了贡献。
2、费曼在他的诺奖演讲中讲述了他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小故事,这些故事被费曼演绎的非常有趣,并且有助于我们思考什么是物理学的核心精神。
3、现在我摘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分享给大家。
4、一天,费曼参加在普林斯顿举行的啤酒节,在聚会上他碰到了一个刚刚从欧洲来的教授赫伯特·耶勒(HerbertJehle,1907-1983,一名出生于德国的理论物理学家,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他逃离了纳粹德国,并于1947-48年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访问)。
5、费曼说,欧洲人比美国人严肃,他们认为啤酒节是个聊“智力话题”的好机会,耶勒坐在费曼身边问他:“你在忙什么呢?”
6、费曼刚开始没反应过来,说:“我在喝啤酒。”
7、费曼意识到教授在问他最近的研究工作。于是,他对耶勒说他正在思考如何由作用量出发研究量子力学。
8、费曼的这个问题正是他构建量子力学路径积分表示的起点。
9、耶勒说,“不”(这样不行),“但,狄拉克有篇论文,他至少把拉格朗日量引入到量子力学里了。明天我给你看。”
10、第二天,耶勒和费曼来到图书馆,耶勒在图书馆的讨论室里给费曼看了狄拉克的论文。在论文里,狄拉克说传播子K(x',x)相当于(analogous)e指数上的iLε:
11、费曼问教授:“他这里什么意思啊,相当于?这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12、耶勒说,“你们这些美国人啊!你们总是想找到每样东西的用途!”(潜台词,你们这些实用的美国人,真没品!)
13、费曼接着说,“相当于,那是不是就是等于的意思啊。”
14、“不”,教授说,“他的意思不是等于。”
15、“好吧”,费曼说,“那我们就先假设它们相等吧,看看会发生什么。”
16、费曼回去后,就考虑最简单的物理问题,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在势函数V(x)中运动,并假设K与A倍的e指数iLε相等,经过泰勒展开,费曼得到了粒子需满足的薛定谔方程。
17、费曼带着他的计算结果,并不是很理解其中的意义,找耶勒讨论,“好了,你看狄拉克教授在这里的意思是它们是成正比的。”
18、看到费曼的计算,耶勒教授的眼睛都要跳出来了,他拿出一个小本子开始誊抄费曼在黑板上的演算。
19、“不,不,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你们美国人总是在努力找到事物的用处。这真是做出发现的好方法!”
20、(往下再讨论,就是费曼的量子力学路径积分表示了,这部分略。)
21、我们平时做科学研究,最困惑的就是“他们是凭什么想到这个的?”费曼的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质朴的实用主义哲学态度对做物理很有帮助。
五、奥本海默是个怎么样的人
1、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2、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好……”。
3、奥本海默四十多岁时,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4、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usRobert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哈佛大学,著名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1929-1947年)。
5、1943年奥本海默创建了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并担任主(Director),1945年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6、二战后,奥本海默曾短暂执教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之后来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工作并担任所长(1947年-1966年)。
7、奥本海默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8名。
8、奥本海默两度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罗伯特·奥本海默1904年4月22日生于纽约一个富有的德裔犹太人家庭,自幼就有着优裕的生长环境。父亲是德籍犹太人,从小就移民到美国,后来在纺织界致富。
9、母亲是一个天才画家,她鼓励奥本海默接触艺术和文学,却在奥本海默九岁时去世。他天资聪颖,兴趣广泛,幼时广泛涉猎文学、哲学、语言等领域,尤其爱好诗歌,对道德和艺术有着相当高的敏感性,而所有这些在他日后思想和事业的发展中都留下了久远的影响和痕迹。
10、1921年,奥本海默以十门全优的成绩毕业于纽约菲尔德斯顿文理学校,因病延至次年入哈佛大学化学系学习。他三年读完哈佛大学,1925年以荣誉学生的身份提前毕业,他父亲很高兴,送给他一艘三十英尺长的帆船。
11、随后他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想跟卢瑟福(E.Rutherford,1871-1937)从事实验物理研究,但卢瑟福不愿收他为学生,这时他迷上了量子力学,于是开始攻读理论物理,加入到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
12、1926年,转到德国哥廷根大学,跟随马克思·玻恩(M.Born,1882-1970)研究,1927年以量子力学论文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据称论文发表当天,在座的评审教授竟无一人敢发言反驳。世人评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
13、他二十多岁时曾在德国哥廷根做马克思·玻恩(MaxBorn)的研究生,玻恩曾在他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曾经很多次在别人发表演讲时打断他的演讲,上台拿起粉笔,“这样会更好!”,他的老师都不能避免。
六、杨振宁的介绍
出生于安徽合肥,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